城区聚焦
手机支付三大运营商在深圳市场进行火拼
2010-11-18 11:03  点击:515

  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在深圳试点的手机支付概念,现在正在深圳三大运营商中间展开“军备竞赛”。在去年深圳移动推出手机支付概念之后,电信、联通陆续加入到这个阵营中。尽管三者的核心技术和资源整合方式各有千秋,但是“掘金”新蓝海的迫切愿望却是如出一辙。业内人士认为,以深圳为阵地,安全性和终端覆盖才是考验运营商的竞争砝码。

  绑定银行,联通在深试点手机金融支付

  笔者昨日从深圳高交会会场获悉,联通与工行联手在深圳进行手机现场支付试点工作。深圳联通的技术人士向笔者介绍,采用基于近场通信定制手机加SWPSIM卡,将金融IC卡集成到SIM卡中,符合银行PBOC电子现金标准,是手机现场支付的主流解决方案。据悉,工行手机支付项目在深圳和广州两地已完成测试,即将推向市场,并成为中国联通手机支付业务推广的范例。据现场人员介绍,联通在真功夫、星巴克等个别商家的部分门店已经实现了这种支付方式。

  无独有偶,深圳电信也在天翼手机上大做手机支付文章。昨日的高交会上,深圳电信的工程师向笔者介绍,借助IPv6的互联网技术,只要用带有RFID(射频识别)-UIM功能的手机刷一刷,便可畅行无阻。据介绍,天翼移动支付目前可提供手机订购电子电影票,缴纳电信、水电煤公用事业账单,充值等服务。相关负责人坦言,目前在深圳还是处于试点阶段,用户数量仍有限,暂未进行大规模的商用。

  笔者留意到,与联通绑定银行卡账户不同,电信的支付途径是来自手机本身的账户,并未与银行进行关联。

  实际上,抢手机支付“头啖汤”的是中移动。早在去年8月,深圳移动首次向外界展示了手机智能卡刷卡支付、身份认证等系列应用,并把南山作为试点地。今年3月,手机支付又有了进展。深圳移动宣布在全市范围启动基于RFID-SIM技术的多个移动电子商务应用。据移动方面解释,其基本原理是在原有手机SIM卡基础上增加金融级安全芯片及射频芯片,实现手机刷卡进行支付以及身份认证,可应用于公交地铁、商家消费、便利店、企业门禁、政府公共事业、电子票务等诸多领域。一时间,“手机支付”的掘金战役已经硝烟弥漫。

  “刷手机”依然是概念大于实践

  在深圳业界看来,与3G技术珠联璧合,手机支付等终端应用确实可以让人耳目一新。来自艾瑞咨询发布的研究报告显示,去年中国手机支付市场规模将达到19.74亿元。此外,手机支付用户规模也将在今年内增长到8250万人。而来自电信行业最新分析调查报告显示,未来几年,全世界移动支付替代现金或者信用卡、借记卡支付手段的速度将快速增长。这个蓝海成为运营商们的重量级角力场所。

  尽管前景被普遍看好,但隐忧也接踵而至。实际上,手机支付因为受限于技术、政策、商业模式而发展缓慢。即使是国内最早启动的深圳,手机终端支付的覆盖和关联服务的推广依然是难见“庐山真面目”。

  按照深移动的说法,可“刷手机”的商家包括华润万家、可颂坊、牛厨、万店通以及新南国、洲立等多家影院。不过,相对深圳数以万计的商家来说,这个普及度还是不能满足巨大消费需求。尽管深移动此前向记者透露,预计年内可覆盖市民日常消费的大部分领域和主要商家。不过,在笔者的走访观察中,目前深圳大部分商家并没有明显的刷手机的标识,“刷手机”依然是概念大于实践。

  有业内人士告诉笔者,以深圳为阵地,电信和联通的踊跃“参战”,正是看中手机支付的强大便利性和拓展空间。不过,安全性和终端商家覆盖是考验运营商的竞争砝码,只有改变以往的慢节奏迅速抢占终端,才可能在3G时代斩获商机。(来源:南方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