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动态
DVR价格战愈演愈烈 谁将接班成存储新星
2011-01-14 13:44  点击:652

  市场的发展规律经常演绎着“繁盛-淘汰-繁盛”的大轮回,这是在技术和市场双重作用下的结果。技术的发展带来的是市场的繁盛,而技术相对成熟之后的恶性竞争却导致市场遭遇瓶颈。于是,技术的革新无疑将再次成为救“市”主!

  市场的秋天在收获的同时,也恰是一个节点,新的一个轮回就此开始!

  DVR产品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出现,随着视频编码压缩算法如Mpeg2/4、H.264的进步,近年来出现了迅猛发展的势头。有数据显示,2005年国内DVR销售200万路,2007年国内DVR销售近800万路。然而,虽然DVR的市场形势一片繁荣,越来越多的业内人士和厂商却对DVR产品未来的市场发展前景表示担忧,唱衰的论调层出不穷,“冬天论”频见于报端。细数DVR市场的发展便不难看出,这些担心是不无道理的。

  首先,DVR产品在国内的价格战愈演愈烈,价格战往往是繁盛市场下最致命的现象。2009年第一季度,在国内安防产品的最大渠道分销来源地广东,主流DVR品牌厂商对基于CIF的DVR价格调整的幅度可以用跳水来形容,8路、16路产品近乎于加工硬成本,而本该居于价值核心的DVR研发价值被完全忽略。其次,由于当前市场同类DVR产品过多,公安部三所为避免恶性竞争出台了准入杠杆机制,基于CIF的DVR将被停止进行安防产品资格认证检测,迫使DVR从CIF进行转移。

  可见,DVR市场严重的产品同质化以及就此引发的恶性竞争问题,已经让人感觉到浓浓萧瑟的秋意。不日而临的冬天更是所有业内人士所不愿面对的。对于市场的中小制造商而言,继续降价将是唯一选择。通过对生产成本的进一步控制压缩,满足一部分低质低价的市场需要,也不失为一条生路。

  对于规模型制造商而言,增强产品性能,推陈出新是一种解决之道。可以预见,在CIF之后,基于D1技术的产品很有可能成为DVR的主流。但是我们必须看到,国内大量DVR制造商居于产业链下游,自身却并无研发能力,DVR最关键的研发核心技术被掌控在几家芯片厂商手里。而目前这些芯片厂商基于D1的方案却并不成熟,这是DVR性能增强之路的最大障碍。

  目前,一些实力型的制造商已经在尝试将产品功能增加,或与其它产品结合“跨界”、“混搭”,比如推出数字和模拟混合的DVR,甚至将视频智能分析功能集成进去。但这种新功能产品同样有着致命的缺陷:将DVR数字和模拟摄像机混搭需要强大的CPU处理能力,这是原来以数字DSP或者FPGA的视频编码为主的架构的CPU无法承受的,即使技术上把CPU等模块增强,DVR性价比也会降低,将无优势可言。

  以上几种改良都不足以成为拯救DVR的诺亚之舟,我们相信DVR的发展确实已经面临一个节点,这也是符合产品和市场发展规律的,一种产品的发展到了后期,自身的改良已经很难适应市场,往往将会由新一代的产品进行替代。就像以前的矩阵风光无限,但后期纵使改良出数字矩阵等多种形态,也难改变被DVR替代的市场命运。

  硕果之后见萧瑟,萧瑟之后是寒冬。偌大的市场空间,DVR未来虽然仍将留有一席之地,但主流地位也必将无存。

  那么谁将接替DVR成为市场新宠?

  全数字产品目前尚难完成抢班夺权。因为今天的技术,尚无法从本质上克服延时问题,性价比也并不乐观,还远未达到可与模拟产品相提并论的地步。真正能够取代DVR的产品,将是介于模拟和数字技术之间的产品。它应该既兼容模拟系统的高画质、无延时的高品质;又并蓄数字系统的网络化、灵活性;同时应支持当前主流的高清视频、智能分析等关键业务特性。这样的产品,其形态应该符合高可靠、网络化应用,其性价比更应该满足安防多种应用的需求。基于这样的市场基础,行业内已开始出现如SuperDVR这类的产品,它超脱原有DVR设计理念而诞生,可提供超越模拟系统和数字系统的解决方案,具备完全替代模拟矩阵、报警主机、DVR、NVR、智能分析、数字管理平台等设备的能力。

  目前,在公安部和工信部的倡导下,由公安部一所正在制定安防监控行业的国家标准《安全防范监控数字视音频编解码(SVAC)技术要求》,以规范市场发展、并提高我国安防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市场需要像SuperDVR这样,以SVAC技术标准为设计核心的数字智能视频技术的产品。依据安防监控市场需求,能够为用户提供一体化解决方案,更能充分满足未来业务扩展的多元化应用需求,符合安防技术智能化建设的现状与趋势。

  DVR的秋天虽然来了,一个全新的安防产品时代更将随之到来!(来源:中国安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