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王 热搜: 安防  安全  摄像机  监控  对讲  方案  高速球  联动  视频采集卡  硬盘录像机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社会热点 » 正文

开放性——撑起建筑智能化“新支点”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0-05-06  来源:天下安防网  浏览次数:354
核心提示:  网络化、集成化……有过几年从业经验的技术人员、工程师,对于这个问题有着自己的理解。

  --------访上海大学自动化系教授赵哲身

  未来的智能建筑技术将呈现那些特点?

  网络化、集成化……有过几年从业经验的技术人员、工程师,对于这个问题有着自己的理解。

  “行业中很多产品不可互操作,不能与其他品牌产品进行互换。我认为今后楼宇自控系统的发展趋势有两个:一是IT技术、通讯技术向楼宇自动化控制领域渗透,进一步实现开放理念;二是控制领域的技术将在采用经典控制技术的楼宇自动化控制系统中得到更多的应用。”上海大学自动化系教授赵哲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阐明了自己对行业未来技术发展方向的思考。作为一个嗅觉敏锐的业内人士,他在2005年提出楼宇自动化控制系统优化概念之后,曾在行业内引起了较大的反响。此次,他将目光聚焦在系统开放上,是否会在智能建筑行业中刮起新一轮的思想风暴?

  记者:您在公开场合曾多次表示楼宇自控将朝着开放性方向发展。在您眼中,什么样的系统才能称得上开放性的系统?

  赵哲身:开放性系统主要是指不同厂商研发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设备系统在产品互联性、互操作性、互换性上的兼容能力。

  楼宇自动化控制系统作为智能建筑中的一大类,要发挥整体的运行性能,必须实现子系统之间的互联、优化运行、节能;业主对于产品有较大的选择权,能够灵活地选择、组建整个设备系统,降低使用成本;可以根据产品的使用效果,更换性能更好的产品。

  记者:您呼吁行业人士来关注系统的开放性,主要是基于什么样的行业现状?

  赵哲身:智能化系统的互联技术性强,操作难度大,对于经验丰富的系统集成软件研发厂商而言,实现可靠性也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此外,现在我们参与智能工程建设的某些集成企业技术力量薄弱,建筑智能化系统的各个子系统在工程中互联时往往容易出现毛病,不能达到可靠的通讯效果或者互联失败,这种现象在行业中屡屡出现。由于技术、某些集成商施工水平等因素严重影响了建筑物设备系统的高效、优化运行,使得智能建筑投资大、成效低、产出低,不符合现在提倡的低碳理念。

  记者:在智能建筑自动化控制系统中实现开放性,需要经历什么样的过程?

  赵哲身:业内人士非常熟悉的TCP/IP通讯协议,是“传输控制协议/互联网络协议”的简称,由网络层的IP协议和传输层的TCP协议组成,是互联网最基本的协议。这个协议曾被认为是完全开放性的,其实是一个误解。因为,它在网络的底层——物理层和链路层实现了开放,而在网络高层——会话层、应用层并没有实现真正的互操作性。

  1999年现场总线技术标准IEC61158的出台,使8种现场总线都成为国际电工委员会(IEC)的现场总线技术标准,行业中还是没有真正统一的通讯标准,即没有标准。不同厂商的仪表设备在不同的FCS中兼容性问题没有得到解决,世界各大厂商纷纷寻找其他途径解决扩展性和兼容性的问题。于是,在信息网络中广泛应用的以太网成为首选的目标。

  历史的发展证明,各种产品和系统都有特定的发展历史,隶属不同的集团利益。完全的、彻底的开放恐怕是一个乌托邦。但是,开放性问题会以某种逐步逼近的方式实现更开放、更能互操作,这是技术的发展规律。

  此外,进一步的开放可以减少不同系统的互联成本、提高系统可靠性、较大降低企业的研发成本,开放性将成为未来技术的发展趋势。(来源:中国建设报)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粤ICP备110328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