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平安社区”、“智能小区”等安防理念不断深入,国内新式小区大多都安装了门禁系统,用封闭式管理来维护治安秩序,业主也习惯了持卡进入小区、停车场的新型模式。而近日,有媒体报道:门禁卡复制生意火爆。引起了众多门禁系统用户的担忧,甚至质疑自己所居住小区的门禁系统。那么目前国内门禁卡复制状况究竟如何?门禁卡复制的背后,我们需要注意什么?日后的门禁系统将如何修补现阶段的漏洞?
门禁卡复制生意引人关注
据记者对门禁卡复制事件跟踪调查,大致可总结为三大症状:门禁卡复制广告泛滥、门禁卡复制器花样多、门禁卡复制需求量大。
细心观察不难发现,无论是在网络上还是在现实中,关于 “专业门禁卡复制”的小幅广告越来越多、越来越引人关注。发布渠道有网络论坛、小区门口、修车摊上。记者通过网上的联系方式,咨询得知,这样的复制业务一般收费为20元/卡至30元/卡不等,受访者透露,只要你手上有原卡,不管是门禁卡还是停车卡,就可以在5秒钟左右,复制成功。如果一次复制卡数超过5张还有相应的优惠。当问及他们一般采取什么手段进行复制时,受访者告诉记者,他们都是通过网络交易平台购买的“门禁卡复制器”开展业务。
在Google上搜索“门禁卡复制器”共得到173,000个结果。包括阿里巴巴网站等不少交易平台上,各种各样的复制器根据功能多少价格各异,最低的360元/台,据称第五代门禁复制卡高达780元/台。商品详情说明,该复制机有读卡、还原、写卡三个操作按钮,同样的子卡可以重复拷贝不同子卡,重复写卡三万张以上。操作简单明了,复制一张卡只需要两秒钟,三分钟便可学会全部操作,保证兼容市面上各种感应门禁卡。
随机与部分卖家联系后,了解到这些门禁卡复制器并不是所有的门禁卡都能复制。一个生产销售门禁卡的公司的工作人员也表达了同样的说法:“可以复制的是‘只读’型的ID卡,虽然小区门禁系统为门禁卡内的数据建立了数据库,但卡内数据却能通过复制器被复制到空白卡上。”除了门禁卡外,还可以复制停车月卡、电门卡等ID卡、HID卡等。
在搜索门禁卡复制器相关信息时,记者意外地发现,在各网络论坛也出现了很多寻求门禁卡复制服务的网友,原因主要是自己手上的门禁卡或者停车卡不小心遗失,但不满物业管理公司收费过高。
值得一提的是,门禁卡复制业务,不但有充足的潜在客户,还有完善的设备,需求与供应链条已经形成,门禁卡复制者所得到的盈利更是一笔可观的小财富:通常情况下,一张空白的门禁卡成本为2至3元,一般的门禁卡复制器价格380元左右,而一个复制器可以读写3万次左右,而每次复制一张卡收费20至30元不等。
国内门禁卡应用现状
随着现代化经济建设和管理的发展,各种酒店、宾馆、写字楼、智能大厦、政府机关和企事业单位、高级物业管理部门等,对门禁系统的需求日益膨胀。如今的中国门禁行业的发展态势正蒸蒸日上,市场规模逐年攀升。2005年全国的门禁系统市场规模约在15亿人民币左右,2006年门禁系统市场规模达到20亿人民币左右,增长约30%。
根据新建小区来看,大都安装了RFID门禁系统。因为住宅门禁一般都局限于人员的出入控制,因此,市场中的产品技术较为简单,芯片也基本上为单一的Memory存储芯片,所用到的频率为低频125KHz到高频13.56MHz不等,产品价格也相对较低。而企事业单位出入控制则不仅仅是针对单一的出入控制,从目前许多实际应用来看,出入控制结合单位考勤的双重应用较为普遍。在某些对安全性要求较高行业的企业来说,门禁系统还须设置视频图像相互对应,管理人员通过对图像人工对比对出入人员进行实时监控,从而确保安全。应用于此类的RFID门禁卡大都需要较高的安全级别,大多数产品须符合ISO15693标准、频率为13.56MHz的高频IC卡,有的应用还引入了安全级别更高的射频CPU卡。
据统计,2008年RFID门禁销售额占到整个安防市场的87.2%。不难看出, RFID门禁系统目前是中国在门禁领域主要应用设备。然而,不管是年初的MIFARE“破解门”事件,还是如今的“门禁卡复制”事件,无疑给门禁系统行业提出了安全威胁警示,更暴露了国内门禁系统行业在发展过程中的弊端:技术门槛低,给不法分子钻空子的机会;统一定价标准迟迟不出台,导致市面上的产品五花八门,用户难分优劣。
升级是最根本的规避方法
不管是是为了修补目前的门禁漏洞,还是为了企业的发展,门禁技术的不断升级、整合才是最根本的原动力。
越来越多的门禁厂家意识到,仅仅埋头于自己的那块“一亩三分地”已经不能满足市场的需要,如果没有复合型的产品和整体的系统集成方案,将很难获得更大的市场空间。将门禁控制和其他与安防相关或不相关的实体整合在一起,已经成为门禁与安防领域其他系统融合的一种趋势与实践方式。现在安防系统整合中一个共同的观点是要整合视频监控系统。这种组合提供了有效的结构以增强安全性与安防人员的能力。例如,一旦有了触发警报的事件,就会发信号给 CCTV系统工程以便提供事件现场的实时录像。这也就使得利用数字录像回溯到事件发生之前的画面成为可能,并提供了查找警报发生原因的手段。
同样,入侵探测,包括周界探测和体形探测,也是很容易整合到大部分安防系统中的。这些系统亦可很多产生由 CCTV系统反馈的特殊警报。物理和逻辑的安防整合,就是现在所常说的“融合”,是最近很热门的新话题。
许多商业设施都装相当数量的系统超出安防的范畴,如防生,楼房自动化,逃生等系统。整合这些系统有很大的好处。例如,如果检测到有烟雾,不但要响警报而且要通知管理人员,通气管道要架起来适当的疏导浓烟。照明和加热装置要受到适当控制以便帮助现场人员脱离危险区域。
近年来不断火热起来的生物识别技术已经被大量应用于门禁系统。生物识别产品可以通过人的身体特征来进行个体识别。手的大小和形状、指纹、声音和虹膜及视网膜都有其特有的属性。现在在全球很多商用楼宇的门禁系统都在使用这种设备。1970年,现代的生物识别技术就已经在门禁系统应用了。但由于生物识别产品在当时属于高成本投入,因此最早的应用仅限于高保安环境。最近几年,随着微处理器价格的下降和先进的电子影像元件的出现,降低了成本而且提高了生物识别产品的准确率,因此,越来越多的生物识别产品应用到部分商业门禁系统中。生物识别技术不再只是为核设施提供的技术。
指纹识别和人脸识别这两类生物识别技术与门禁系统的技术整合尤为值得关注,指纹锁、指纹考勤、人脸考勤等产品在市场上的亮相,不但打破了一卡通独霸天下的局面,还能在完成门禁功能的同时,也具有了考勤统计功能等各种附加功能。据业内人士介绍,近年来,对安全性要求极高的一些重要场合,如金融、部队、监狱、敏感政府机关等机要部门,其对具有生物识别功能门禁系统的需求呈成倍增长的趋势,同时,生物识别门禁系统也逐渐在向工矿企业、民用市场积极拓展。
尽管生物识别技术在门禁系统内大放异彩,但尚有一些问题亟待解决:识别速度是一个问题,业内认识表示,以指纹识别为例,在必须的接触过程中,其识别速度还远不能达到射频卡那么快的识别速度。其次,由于生物识别具有唯一性的特点,其也就涉及个人隐私问题,现在越来越多的使用者也开始关注生物特征和个人隐私保护之间的关系,其在一定程度上也阻碍了在应用层面上的拓展。此外,生物识别技术在门禁方面的应用还属于高端地段,其市场还比较小,推广也还受到价格上的阻力,因此,要想达到普通受众能接受的程度,并进行规模化生产,其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但是,将生物识别技术与智能卡结合运用是门禁前端发展的一个趋势,智能卡充当信息载体的角色,而生物识别技术则极大提高了门禁系统的安全性。所以,随着智能芯片技术和生物识别技术的发展,未来卡片将具有更好的安全性并在应用领域上也将会不断地拓展。(比特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