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佛山三水全区200余辆出租车将全部安装上摄像头,这一基于社会治安考虑而采取的举措,不少民众表现出对隐私权侵犯的高度关注。
与国内许多城市一样,三水出租车市场乱象丛生遭众多市民诟病,拒载、不打表、司机开车打电话等屡见不鲜。但管理部门苦于在处理这些投诉行为时存在取证难,一定程度上,助长了这些歪风邪气。
为加强管理,三水运政管理部门想到了安装电子眼这一“高招”。从公众安全和市场秩序整顿角度来看,这一举措无疑作用显著,但不可避免地可能侵犯乘客隐私权。
试想,一个普通市民一上车对着摄像头,肯定会觉得特别别扭,大气都不敢出一声。特别是对女乘客来说,夏天的时候还不敢穿太暴露衣服,更不敢在车内倾斜上身,因为一不留神你的私密部位就可能被拍下来了。更大的担忧是,如果某些工作人员不负责,将这些走光照片上传到网上怎么办?!
出租车内安装摄像头,其目的是保护包括司机在内的社会公众的人身安全,这体现的是公共利益。而乘客因此失去部分的隐私权,其指向的是私人利益。这一事件背后,体现的是公众利益和私人利益之间的博弈。
权力是需要制约的,缺乏束缚的权力最终产生腐败。在这一事件中,如果缺乏有效的管理和约束,也有可能造成对乘客的违法侵害。比如说,乘客走光照被拍遭勒索,这就产生了刑法犯罪。这样就是说,出租车摄像头原本是“贴身保镖”,但如果少了权力制衡,它就有可能沦为可耻的“偷窥工具”。
现如今,法律对隐私权没有明确定义,出租车内安装摄像头也不在禁止范畴。这一背景下,程序规范就显得更为重要。至于如何规范,这就需要三水运政管理部门多动脑筋,对影像图片的调用部门、权限进行明确指引,做到责权利相统一,防止隐私照外流。也只有这样,公众人身安全与隐私权之间才能最终取得一个平衡,实现双赢。(来源:新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