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艘船舶在广西北部湾海域失事,远在数百公里之外的广西海上搜救中心工作人员,点击鼠标就可以锁定其踪迹,以及时派出搜救船实施救援。笔者5月10日从广西海(水)上搜救工作会议了解到,2003年成立的广西海上搜救中心,经过几年的发展,已经建立了一套统一指挥施救系统,大大提高了搜救成功率。
打造专业搜救指挥系统
昨日,笔者走进设立在广西海事局的“广西海上搜救中心”,得以见识这套统一指挥施救系统的“真面目”。在这里,最显眼的是挂在墙上的两面电子显示屏。电子显示屏与电脑连线,只要点击鼠标,北海、防城港海域正在行驶的海巡船可以即时传来现场视频,海面上船舶行驶实时动态一览无余。再点击鼠标,在各个码头停靠的船舶也处于监控范围内。一位工作人员介绍,这是海事的“电子眼”系统,通过在沿海设立的发射基站,广西沿海30海里距离内的海面,都可以实时监控。
在一面电子屏幕上,还有一个个三角符号正在移动,这是一艘艘船舶的识别符号。这是“船舶自动识别系统(AIS)”在发生作用。工作人员移动鼠标,点击其中一个正在防城港海域移动的三角符号,上面马上显示出船舶的船籍、大小、行驶路线、时间等各类参数。工作人员说,按照国家规定,500吨以上的船舶要安装“船舶自动识别系统”。这样,通过这套系统,不仅在广西北部湾海域内,即使是在琼州海峡,雷州半岛等华南海域行驶的船舶,也可以被追踪到。
这套系统包括了视频监控网络、船舶自动识别系统、船舶交通管理系统和电子海图等功能。据介绍,有了这些智能化的指挥系统,船舶失事报警,报警电话可以直接连接到指挥中心,指挥系统将失事船舶锁定位置后,马上可以调动附近海域的海事船舶,包括民用船舶,对失事船进行紧急救助,大大提高搜救效率。
广西水上搜救获“勇敢奖”
广西海(水)上搜救工作会议上,广西海事局分别与交通运输部南海救助局、广西公安边防总队、自治区卫生厅签订了搜救应急联动协议。
广西海事局局长李国凯介绍,广西初步建立了包括海事、海警、渔政、海关等部门海上力量在内的辖区海上搜救力量资源库。广西海上搜救中心自2003年成立以来,截至2009年年底,全区各级海(水)上搜救中心共接到海(水)上报警1039次,遇险船舶432艘,遇险人员2949人;组织搜救行动341次,成功救助船舶329艘,获救人员2853人,搜救成功率96.75%。
目前,全区除水运较少的玉林市外,其它13个地级市已完成了搜救机构的组建工作,是目前全国唯一一个将搜救机构覆盖到沿海和内河通航水域的省份。去年因为海上搜救表现出色,广西海事局所属“海巡1903”船还荣获国际海事组织授予的海上搜救特别勇敢奖,这是国际海事界有关海上搜救的最高奖励。
为了提高搜救效率,更多的专业救助设备被投入到广西海域和水域。现在,广西海事系统4艘30米、45米级海上巡航救助一体化巡逻船正式列编,钦州海巡基地开工建设并已预留搜救直升机停机坪,以海事趸船为基点的内河巡航救助一体化基地布局基本完成。
加大渔船船员的培训
广西海上搜救中心有关负责人介绍,搜救中心成立7年来,开展的水上搜救行动有60%是针对普通渔船的,捕鱼作业人员在事故死亡和失踪人数中占60%以上。主要原因是渔民的安全意识比较低,操作技能较差。其次,不少渔船设备简陋,搜救通讯渠道不畅。
据了解,在广西沿海作业的渔船60%是小船,渔船结构简单,缺乏救生、求生、消防和导航定位等设备,发生险情时往往不能提供准确位置,从而耽误了最佳的救助时机。加上沿海大部分渔船除手机外没有其他通讯设备,手机的海上讯号不好,发生险情时无法保持有效联系,给及时救援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一些小型渔船和无证排筏属于“三无船舶”,技术状况差,普遍缺乏消防救生和通信设备,出海遇险后没有自救能力。部分渔船主还聘请内地的民工出海打鱼,这些渔民缺乏海上生产生活经历,流动性较大,并且大多未经专业培训,缺乏海上安全常识和技能,在发生险情时,缺乏自救和互救的能力。
会议提出,广西海事、渔业部门要尽快建立渔船搜救体系、加大渔船船员的培训,提高海上渔船救助工作效率和救助成功率。其次,着力推动建立我区海上搜救奖励资金制度。对参与搜救的民间船舶、军用舰艇等非专业救助力量进行奖励或补偿。
来源:南国早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