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过一个多月,“擅长”跑步的机器人将踏上全世界第一次仿人机器人“奥运会”的跑道。
被称为中国“机器人足球之父”的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洪炳镕表示,举办仿人机器人“奥运会”是为推动仿人机器人关键技术水平的提高,让它们尽快进入家庭和社会,为人类服务。
洪炳镕是国际机器人足球联盟副主席,也是仿人机器人奥林匹克的创始人,目前他正在积极筹备将于6月21日在哈尔滨工业大学举行的首届国际仿人机器人奥林匹克竞赛。
这次国际性比赛,由哈工大机器人技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机器人足球工作委员会主办,邀请了来自美国、德国、日本、韩国、马来西亚、新加坡、加拿大和中国的20多所大学、100多名队员参赛。
与以往各种机器人竞赛完全不同的是,参加这次比赛的“运动员”必须是仿人机器人——它们的“长相”和人类一样,有头、眼睛、四肢和身体,是真正靠双腿来运动的,而不再是轮子或四肢。
这次比赛像人类奥运会一样,设置了田径类、球类、对抗类、体操类、舞蹈类、娱乐类、作业类七大类,共24个项目,比赛规则也基本采用人类奥运会的规则。
人们不仅可以看到像人类一样的机器人在跑步、投篮、拳击、击剑、单杠、平衡木、单人舞等项目上的表现,还可以看到避障跑、高尔夫球、八人舞、捡垃圾、端盘子等诸多精彩项目的比赛。
“我们要通过仿人机器人奥运会,促进各国对小型仿人机器人关键技术的研发。”洪炳镕说,“这些技术正是机器人将要进入家庭的必备技术条件。”
洪炳镕解释说,仿人机器人进入家庭,和人类一起生活,首先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就是耐用度问题,要抗打击、抗摔;第二,实现复杂动作的规划设计,完成像人一样的动作;第三,必须有智能,要会识别、会避障,而到目前为止,国际上机器人视觉技术还没过关;第四,训练技术,机器人要按照人的意图完成工作,就要适应人类对它的训练。
中国的第一个足球机器人于1997年在哈工大诞生。多年来,这所大学的机器人足球队先后在全国机器人大赛中获得20多项冠军,在国际机器人足球联盟(FIRA)“世界杯”大赛中获得十几项冠军。
来源: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