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常规的设计,越来越成为建筑设计业界的“常规”。放眼上海的地标建筑,无论是已建成的金茂大厦、环球金融中心、世博会中国馆,还是在建的上海大厦等,无一不是设计师的颠覆之作。
但很多土木结构领域的专家却被这类颠覆之作“折磨”得不浅:在行业内,这些被称为复杂结构的建筑,因其设计突破常规,对其开展抗震审查时,通行的设计规范标准已经不再适用,而需要专门聘请权威专家“三堂会审”。
在同济大学最近举行的“建筑结构基础理论与创新实践学术研讨会”上,不少来自国内土木工程与建筑业界的专家直言,先锋建筑作品的设计师,应该成为建筑安全的第一责任人,而不能简单地把风险转嫁给评审专家。同时,设计规范和审查制度也应与时俱进,尽量跟上设计潮流,以减少对建筑师创造力的制约。
建筑防震又添利器:世界最大振动台将现身同济
碍于土地瓶颈的限制,包括上海、北京、广州在内的沿海大城市,未来建筑发展方向,还将继续往“高”里长。在这次学术研讨会上,很多专家做出这样的预测。
实现经济用地的同时,高楼的抗震安全却是个难题。越是设计“怪异”的建筑,越要接受防震抗风等安全测试。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结构工程与防灾研究所所长吕西林教授透露了一条重要消息:到明年年底,同济大学将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振动台实验室。这一巨型实验设备由4个台阵组成,分80吨和50吨两个重量级,只要通过台阵的不同排列组合,就可以为绝大多数复杂建筑结构和桥梁等其他大型建筑做抗震测试。
按照吕西林的观点,这一实验设备,主要是给一些突破传统设计概念的大型复杂建筑准备的。“未来的高楼,或许会更像超模——不仅有高度,而且在形象上追求一种突兀美,给人以更强的视觉冲击力。”
“先锋”建筑审查犯难:专家会审难避人为偏差
这类建筑“先锋”之作接受抗震审查时,将遇到很现实的问题:谁来为它们的安全性做担保?根据业界规定,常规建筑因其符合设计规范标准,所以抗震安全审查一般由市场上有资质的第三方机构完成。而不适用于常规建筑设计规范的作品,就如一个只能看“专家门诊的怪孩子”——按照政府部门的规定,必须组织专家小组,出具专门的审查报告。
世博园里的中国馆在施工前,也看了“专家门诊”,而且就诊时间非常长。为了充分论证这一创意之作的抗震安全,很多结构专家煞费苦心。作为审查专家之一的吕西林教授说:“论证过程花了我整整9个月的时间。”
吕西林由此谈及一个问题:如果今后有越来越多的“另类”建筑需要组织专家会审,不仅专家要忙得团团转,而且还会出现人为的偏差。有些专家对抗震新技术了解得多,喜欢使用新技术、新方法,那么在面对一个创意建筑作品时,他会投出通过票;而一些相对保守的专家,可能就投反对票。由此,一些创意之作在接受抗震安全审查过程中,完全有可能因为意见不统一而遭扼杀。
超常规设计建筑频现:呼唤审查制度跟进
不过,设计规范和审查制度跟不上设计潮流和形势,也属全世界的“通病”。据介绍,在日本,超常规的建筑作品一般需要两名结构领域的权威专家对其作出安全审查和“担保”,审查时间一般为2个月以上。而国内,针对超常规建筑和复杂结构的专家评审组,一般由5人构成,审查论证时间一般为两周左右,由于专家人数相对较多,作出的评审决定也相对能代表“集体智慧”。
“作为先锋建筑作品的设计师,其实应该成为建筑安全的第一责任人。”不少结构专家认为,超常规设计的建筑交由专家评审的同时,也在悄悄转嫁风险,这超越了专家承担的责任,也是不少专家在参与安全审查时趋于保守的重要原因。
还有专家建议,鉴于目前超常规设计的建筑越来越多,建议政府的相关制度可以做出适当修改,“在现行的通用建筑设计规范里,不妨多增加一些检测指标,从而把部分建筑作品划归为常规作品,适当分担专家会审的压力。”
来源:文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