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小区以走近群众生活,然而智能小区的无线报警系统是否能带给住户安全保障呢?让我们一进步入小区无线报警的范围中,看看无线报警系统的传输方式与不足之处。
无线报警传输方式
无线报警系统按照传输的模式划分的话,可以分为内部射频传输与移动无线网络传输两种。内部的射频传输大多是采用调频(FM)来传递信号,即探测器到主机的短距离内部信号的发射与接收,然后产生报警。一般,目前都采用由国家规定的433兆赫与315兆赫的两个不同频段。移动网络传输通常采用的是GSM、GPRS、CDMA等无线移动网络作为传输中枢来完成报警。
射频传输
射频(简称RF),它是一种高频交流变化电磁波的简称。每秒变化小于1000次的交流电称为低频电流,大于10000次的称为高频电流,而射频就是这样一种高频交流变化电磁波。若将电信息源(模拟或数字的)用高频电流进行调制(调幅或调频),形成射频信号,经过天线发射到空中;远距离将射频信号接收后进行反调制,即解调还原成电信息源,这一过程称为无线传输。无线报警产品采用的就是这种类似于收音机信号传输一样的模式。
射频传输分调频(FM)与调幅(AM)两种。调频制功率利用率大于调幅制、调频比调幅抗干扰能力强等优势,因此一般厂家的产品都选用调频(FM)制式而不选择调幅的方式来进行信号传输。迪卫智能的经理张英勇也表示:与调幅相比,调频信号具有抗干扰能力强、发射距离远、功耗低等优点。因而无线报警系统产品采用调频模式是选择的必然。
移动网络的信号传输
据了解,无线报警系统采用移动网络传输需要内置无线网络模块(类似于手机卡),通过这个内置卡才能与移动网络进行信号互动,因此,内置卡在传递的过程中就扮演了重要的中枢角色。此外,无线报警系统采用的移动网络传输也有多种模式。主要有GSM、GPRS、CDMA等,它们在传输方式上有着密切的关联但在功能特性上又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1、GSM
BOSCH的高级经理柳强认为,无线报警产品采用GSM传输模式是便捷的,它也是整个无线报警系统市场采用较多的一种传输模式。这种传输模式是通过网络传输,通过信号传递及移动电话集成作用来实现的。无线报警系统与联网报警中心结合实际上就是采用GSM网络传输模式来运作,将信号发送到报警中心并传送至用户手机上(GSM传输其实是PSPN最好的备份)。通过这样的结合可以使报警系统得到相互验证,保证警情更加准确。因此,未来的家居及联网报警系统合作上,会更多的通过手机及GSM网络传输方式来传递警情。
2、GPRS
GE Security产品经理Minni Lin及技术部陈伟介绍,若在无线主机中内置GPRS模块便可以通过GPRS网络来实现报警,采用这种方式,需要在用户端安装一个服务器协助信号传递;当遭遇警情,报警主机发射报警信号,远端WAP页面实行管理,便将信号发送到用户手机终端上。这样,主机报警由内置模块将报警信号通过GPRS网络发送信息(或语音)到用户手机上,便完成了报警。
3、CDMA
深圳市来邦科技有限公司的汤树云认为,运用GSM、GPRS、CDMA等移动或联通的无线网络进行数据传输能够在其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和安全性上得到强有力的保证;但由于这样过分依赖于移动网络,因而在运营成本上的花费过高。所以采用移动网络的智能化信号传输只能令一些普通家庭用户望洋兴叹了。
射频传输与移动网络传输的共同协作,为无线报警系统提供了更多的便利,如此多样的信号传输模式,也使用户对无线报警系统产品的选择有了更多的余地。
无线报警系统几大问题
无线报警系统的核心产品是主机与探测器。主机在接收到报警信号后,会产生高分贝的警号声,同时会借助电信网络向外拨打多组由主人自己设置的电话完成报警。但是无线报警产品在实际的使用和操作中往往因为产品的自身缺陷而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所以,使用者对无线报警产品的核心要求是,稳定、安全、可靠。据了解,影响无线报警系统产品核心要求的问题,主要集中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无线报警系统的核心产品是主机与探测器。主机在接收到报警信号后,会产生高分贝的警号声,同时会借助电信网络向外拨打多组由主人自己设置的电话完成报警。但是无线报警产品在实际的使用和操作中往往因为产品的自身缺陷而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所以,使用者对无线报警产品的核心要求是,稳定、安全、可靠。据了解,影响无线报警系统产品核心要求的问题,主要集中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信号干扰与强弱问题
无线报警系统的优点虽然突出,但是缺点同样十分明显。在信号的传输过程中,它往往会遇到信号干扰和信号强弱的问题。无线报警系统是由探测器将信号以无线电波的方式发送出去,到报警主机接收而完成报警的一种工作原理。然而,报警主机和探测器之间的信号传输,经常会受到外界各种情况干扰的影响,因此而产生的不稳定情况时有发生。具体主要集中表现在,信号受同频或其它无线电波干扰、信道阻塞、信号强弱等问题上。
迪卫智能中国区总经理张英勇表示,目前市场上相当数量的无线探测器本身除报警信息外,无任何其它状态信息报告。当探测器出现断电、被拆除、死机等影响系统安全的故障时,主机不能发现,用户仍可以正常布撤防,但探测器可能早已不工作或丢失;此外,探测器到主机间的无线信号强度也没有保障,信号时有时无,在安装时报警测试正常,使用一段时间后信号减弱甚至完全没有了。显然,使用这样的系统,其危险性是不言而喻的。如以色列VISONIC公司的无线产品,每种探测器均有电池低压、防拆、周期自检等信号,主机也有相应的识别处理功能,可及时发现低压、防拆和干扰阻塞等并发出警示信息;同时,每款主机均具有无线信号强度测试功能,安装人员可立即知道某探测器(包括多级中继器)到主机间的信号强度,并以此调整安装位置或考虑增加一个或多个无线信号中继设备。
针对传输信号的不稳定因素,华际电子的总经理余刚也认为信号干扰的问题是可以避免的,因为可在报警主机上加入一套自动检测功能,但凡信号传输过程中产生类似问题的时候,主机的自动检测装置就会发生反应从而报警,尤其是恶意干扰的破坏,主机的反应更加强烈,即这种系统具有很好的防抗干扰及防恶意破坏功能。其代理的EL主机上除了有此功能以外,还有专门表示传输信号强弱的数字显示栏。这类似于手机的信号强弱显示,只是手机是用几格表示,他们由数字表示而已。
二、误报、漏报问题
据了解,误报和漏报一直是困扰整个无线报警系统的问题,即使再好的产品也不可能达到报警准确率100%。所以在误报、漏报问题在所难免的前提之下,怎样找到一套有效的措施来降低它们发生的概率便成为了人们特别关注的焦点。
1、误报
误报在无线报警系统中出现频率比较高,这是由于操作、环境、产品质量等因素的影响,使误报的发生还是无法避免。
第一、错误操作:产品不够人性化是产生错误操作的最主要原因。首先,无线产品用遥控器布撤防,实际生活中用户是会经常忘带遥控器的;其次,是主机操作复杂,如要各种编程,要用户做太多的自己选择设置,等等,这样非常容易操作错误。
第二、环境因素:因为被动红外(不管是单元、双元还是四元)探测器核心器件是热释电探测器,它的实质是仅对变化的信号起作用,如探测到移动的人体就产生报警。这样,如遇局部温度的变化,如窗帘的飘动,较大室内外气流的流动等都会造成误报,因此其安装点的选择非常重要,一定要避开温度易变化的地方。此外,由于有的探测器防宠物及抗误报都是通过减低灵敏度实现的,但灵敏度太低又会引起漏报,因此要注意平衡折衷地选择调整。北京新创迪克系统集成有限公司姚待澎就认为,在实际的无线报警系统工程安装中,可以根据周围环境和设备的不同来因地制宜,若在安装主机的时候,位置考虑非常重要,安装的时候不要太碍眼,但是也不能被物体阻隔,最好是安放在室内中心的位置,同时也要考虑安置探测器在一定的高度,以防止宠物的碰触。
第三,产品质量:有设计、制造工艺、元器件质量三方面因素。设计本身存在缺陷是怎样都不可挽救的(但设计是可以做到在“稳定性”方面完美的)。制造工艺可通过加强管理来减低不合格品,元器件质量也可通过质量控制程序和手段进行控制以减低不良品。针对这一问题,浙江海宁海神电子有限公司则有一套系统的产品检测工序来应对。其经理俞培华介绍道:“我们的每款产品在出厂前都要进行半成品的基板调试检测、整机调试检测和包装入库整体检测等三套非常系统化的检测程序,在产品出厂前进行严密的跟踪,从而保证了市场上产品的质量”。
2、漏报
漏报是产品不稳定可靠的另一个具体表现。产生漏报的原因主要有操作不当、产品质量以及电池弱电三大方面。操作与产品质量问题与误报的解决方法基本相似,但是最为关键的因素这里则是电池弱电问题。
虽然电池的问题是困扰厂家及用户的一大心病,但通过了解,各厂家对此还是有自己的应对之策的。具体的解决办法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通过在主机内部设置一套电池弱电、欠压自动预警装置,当遭遇电池弱电或欠压的情况时,主机检测到以后会自动发出电池问题的信号提示音来告之用户,且主机在发出提示音报警后,产品仍可以继续使用很长时间,有利于用户有足够的时间来更换电池;二是尽可能地开发新的电路设计,或者使用低耗能的元器件产品,以实现产品的低功耗;BOSCH的高级经理柳强针对他们产品解决这一问题说:“在产品的技术上,研制可以自动休眠和待机的探测器产品可以很好地解决电池电压不足的问题,当不使用的时候它会自动转到待机或休眠的模式,这样可以减少电池的功耗,从而延长了电池电压的使用寿命。”三是采用高能锂电池供电,有些高能电池的使用时间一般在三年左右,部分产品可达五年。这样就对产品的报警工作的正常运作提供了有力地保证。像BOSCH、以色列EL、以色列Visonic、GE Security等厂家都很好地解决了电池的问题,从而减低了漏报的发生率。
三、编解码安全性问题
由于无线报警系统产品采用的是编解码传输方式,布防和撤防时偶尔会有安全性不高、编码容易被破坏的问题产生。编码的安全与否是检测无线报警系统的一个重要的性能指标,一旦报警系统的编解码被盗破,那会严重损坏整个报警系统的运行。由于这样的原因,工程商及终端用户对厂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很多厂家都不约而同地研制一套相应的加密技术来解决。只要将编解码的组码增加或者组数增长,这样就能大大地增强编码的复杂性,使得更加难以破解。
“我们在主机上设计了一套独特的滚码加密技术,这套加密技术一共可以组成40亿组的数字编码;若别人测试的时候,系统会自动跳到另外一个编码,加密系统做的非常到位。因此就算有人恶意破坏也很难达到目的。”华际的余刚这样介绍道。此外,GE的无线报警产品在信号干扰的问题上也有一套自己独特的解决方法。据GE Security的Minni Lin介绍,GE在产品的设计上将内置的芯片编码由原来的58位提高到了80位,这样即使别人有心干扰也无法一下识破80位编码的设计程序,从而很好地提高了编码被破解的能力。
总之,厂家们的技术五花八门、多种多样,但是他们都只有同一个目的,那就是希望将最好的产品呈现给消费者。实际上,各厂家在应对这些问题的时候都是以“研发新技术为主要手段来改善产品的缺陷”的,这样的做法是非常受使用者欢迎的。
来源:IT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