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支付业务正以当仁不让之势成为移动领域的香饽饽。韩国的SK电讯和日本的KDDI、软银移动三家移动巨头日前达成协议,将共同开发一款移动支付业务。SK电讯公司称,公司已将发展目标瞄准了亚洲太平洋地区不断增长的手机支付市场。
事实上,依靠一部小小的手机展现“大”金融时代的各种丰富功能,正在让各国的电信运营商以及用户欲罢不能,据IMSResearch最新全球移动支付研究报告预测,2015年全球移动支付用户将达8亿。对此,专家称,快速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存状态的移动支付后市可期,其有望成为推动全球移动用户实现新一轮增长的新引擎。
前景可期,全球运营商上演移动支付“圈地运动”
手机支付,是利用射频识别技术,允许手机用户使用其移动终端,对所消费的商品或服务进行资金支付的。业务类别包括手机订购、手机缴费、手机银行、手机消费等。其带来的直接好处是,用户不去银行便可随时随地还钱转账;不去商店就可随心所欲地购买生活用品,不用电脑,就可以订酒店、机票甚至火车票,还可以参加秒杀等时尚的商业活动。这些手机新应用极大地方便了手机用户,并快速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存状态,自然也成为运营商不可忽视的业务领域。
近年来,全球已有3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了移动支付业务,而东亚地区被视作全球移动支付增长最快的区域,韩国、日本是当前全球领先的移动支付发展国家。
目前在韩国,每月有超过30万人在购买新手机时会选择具备能储存银行交易资料并进行交易信息加密功能的手机。这就不难理解SK电讯的最新目标——瞄准亚洲太平洋地区不断增长的手机支付市场。与日本的KDDI、软银移动达成协议共同开发一款移动支付业务实际上是该目标的具体动作之一。
在日本,NTTDoCoMo早在2004年就先后推出了面向PDC用户和FOMA用户的基于非接触IC智能芯片的Feli-ca业务。用户可以利用这种手机购买自动售货机或者便利店的产品,还可以购买电影票。Felica近距离非接触通信技术在日本逐渐盛行,在短短的大半年时间里,新增用户数超过300万,安装非接触式芯片读卡器的零售商累计达到2万多家。据统计,目前60%的用户每周会至少使用一次支付功能。
移动支付或推动全球用户实现新一轮增长
得益于电信运营商的大力推广与创新,全球移动支付市场如今已呈现高速增长的发展态势。据统计,全球移动支付收入,从2002年的55亿美元,增长到2005年的近200亿美元,平均年增长率超过100%。
事实上,作为第一个将物联网和移动互联网融合而成熟的商业模式,手机支付可谓前景广阔。在我国,据艾瑞咨询数据显示,我国手机用户已经超过7亿,参考日本成熟市场约50%的手机支付用户渗透率,则未来中国市场手机支付用户数量有望达到3.5亿,以平均每笔交易金额200元计算,每个手机用户每年进行一笔交易就至少就能产生700亿元消费市场。
“当方便快捷的移动支付方式成为用户的支付习惯时,这个市场爆发出来的能量无疑相当于一次物联网革命。我们也可以看到,移动支付将直接推动全球用户的快速增长。”有业内人士如此评价道。
对此,市场研究公司Gartner发布最新报告称,2010年全球手机支付业务继续保持快速增长,预计手机支付用户将同比增长54.5%。
IMSResearch的最新全球移动支付研究报告预测则更为大胆乐观,其预测到2015年全球移动支付用户将达8亿。IMS分析师DonTait表示,预计空中业务,包括汇款、国际转账和远程支付,将是今年使用最为普遍的移动钱包应用。空中业务的增长主要受到那些宽带网上银行以及传统银行服务使用率较低的市场的驱动,包括印度、墨西哥、菲律宾、中东以及非洲大部。“然而,移动钱包应用并不局限于这些地区,IMSResearch预计在成熟经济体,这些服务的使用会上升,主要用于点对点转账和手机网上购物。”DonTait强调。
抢跑移动支付,竞合是关键
移动支付市场的美好前景让下游厂商们都希望在这场“盛宴”中分到一杯羹,但并非所有电信运营商都做到了如韩日等发展之顺利与迅速,如何实现移动支付业务的快速发展还需多方努力探索与解决。
首先,安全是移动支付的核心问题。移动支付业务涉及国家金融安全、个人财产安全等问题,虽然各个国家准入门槛不同,但由于运营商不具备金融资质,想要大规模发展,就必须联手起来解决。
其次,移动支付的产业链复杂庞大,其产业化必然需要芯片商、传感设备商、系统解决方案厂商、移动运营商等上下游厂商的通力配合,如在各方利益机制及商业模式尚未统一、各为其政的背景下,发展将不会一帆风顺。
最后,与商家合作问题。如何制订合理的商家选择和激励策略关系着移动支付发展,在日本为鼓励商家采纳移动支付方式,DoCoMo在业务开展初期承诺为商家承担安装特殊读卡器的费用,向商家收取的交易佣金也比银行低。这些对商家无疑是有诱惑力的,甚至直接推动了日本移动支付业务的发展。
来源:通信信息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