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企联手拓“小辨模应用”借无锡“感知中心”速走红
用“智慧水利”24小时监测太湖水质状况以防止蓝藻爆发;老人外出佩戴一只特殊的“手表”,便能实现卫星定位功能以便意外时紧急呼救;幼童父母通过“宝宝在线”智能技术就可实时了解孩子的行踪……。刚刚崭露头角的物联网技术,正以一种不可阻挡的趋势遍布工农业、环保、医疗、教育、物流、管理等多领域,也成为推动其从科研化转向产业化的动力。
中国于1999年提出的“物联网”概念终于在十年后得到了突破性进展。被业界称为“中国物联网元年”的2009年8月,温家宝总理提出在江苏无锡“建立中国的感知中心”,使得物联网概念在内地迅速走红,受到各地政府、产业、资本等各层面的高度关注。一年来,除无锡之外,上海、杭州、昆山、福建等省市亦积极争抢这一新兴技术带来的产业盛宴。
蓝藻“一网打尽”保水质
一年后的今天,经过各地政府的喝力推,物联网产业已开始逐步吸引央企、民企的跟进和资金注入,将物联网技术成功嫁接于企业,并实现实际应用的产出,成为物联网重要的发展方向。
夏季是太湖蓝藻爆发的高危时期,对于蓝藻的治理,过去一直依赖传统的“人眼搜索”,往往因为来不及处理而导致蓝藻大面积聚集腐烂,影响水质。物联网技术的研发运用则将蓝藻“一网打尽”,记者看到,“蓝藻湖泛智能监测预警及蓝藻打捞处理智能管理调度物联网系统”启动后,即可在第一时间将蓝藻聚集地点、情况自动发到打捞人员的手机上。打捞人员根据手机反馈的情况,就可迅速调度打捞船、车赶去处理。据悉,当前无锡太湖十八湾地带已率先设立了10个蓝藻智能感知节点,下一步将增至46个,分布在140多公里的太湖沿线以及湖泛相对严重的湖中心地带,以便严格控制太湖水质情况。
类似的物联网运用实例,让人大呼新奇,也从学术概念走向市场需求。在位于江苏无锡的“国家传感网创新示范区”,中国首个物联网研究发展中心的落户使得物联网技术不再局限于“纸上谈兵”的研发阶段,而开始联手企业进入更具实际意义的“小辨模应用”阶段。
2010年8月9日,中国移动无锡物联网研究院在无锡宣布成立,这是继温总提出“感知中国”国家战略之后,第一家正式投入运营的由电信运营商设立的面向物联网技术和应用研发的专业研发机构。据悉,借助这一平台,中移动重点推介了其在物联网领域的重要业务应用,包括物联网开放开发环境、网络汽车及健康守护等物联网应用解决方案,并将物联网业务和行业应用业务作为其主要研发方向,全力推进物联网技术研究和应用普及。
无锡首7个月签139项目
同日,上海交大长三角微纳光电器件工程中心、海鹰集团“感知海洋”研发中心、中国农业物联网研发中心等近30个物联网企业亦与无锡签订入驻协议,再一次刷新了无锡今年前七个月共签约物联网项目139项、总投资约111亿元的纪录。中科院院士何积丰等27位学者并被当地聘任为物联网发展顾问、专家。
翻开业界统计的“中国物联网发展一周年大事记”不难发现,自去年8月起,物联网便在中国各地呈星火燎原之势迅速布局,各物联网研究中心、物联网产业园如雨后春笋平地而起,在各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产业布局和人才集聚的速度可谓一日千里。
2015年规模达2500亿
以无锡为例,当前其机场防入侵物联网、感知博览园、感知水利等12个应用项目已完成一期工程建设,同时正抓紧建设感知环保、感知电网、感知交通等27个应用示范项目,感知医院、感知园区等40个项目即将全面组织实施。规划到2012年,该市物联网产业规模要达到1,000亿元,2015年达到2,500亿元的产业发展目标。
来源:无锡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