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日益增长的安全需求,渐趋完善的物联网、3G技术大力推动了作为安防行业核心的视频监控深入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同时,在通胀压力增大的经济环境下,抗通胀的安防行业充分承载了投资者的信心。但是,普遍乐观的预期掩盖不了长期以来的行业顽疾,海康威视(002415)、大华股份(002236)、大立科技(002214)三家都位于杭州从事视频监控产品生产的安防龙头企业,在极具吸引力的同时也逐渐面临自身发展安全的压力测试。视频监控如何才能拥有自己的未来?
未来3年年均增速20%
国际视频监控行业通过早期混合兼并,形成上下游缜密产业链。加大标准化建设技术研发的同时,也加速进入中国市场。
“全球视频监控产品市场规模近年都保持了10%的年均复合增长,今年将达到300亿美元左右,而亚洲地区更保持15%的增长率。其中,美国视频监控产品2010年将达到90亿美元的市场规模,占全球30%的份额。”安信证券分析师侯利预测。
而国内的安防产业上世纪80年代开始起步,比西方国家晚大约20年,但近年由于北京奥运、上海世博的强势推动,伴随未来几年高铁、智能交通等基础建设进入高峰,视频监控行业大有井喷之势。
东方证券电子行业首席分析师陈刚认为:“国内视频监控市场今年有望达到28%的增速,未来三年则将保持年均20%的增速”,他也进一步指出,相关产业链将面临大规模应用和应用层次升级的双重刺激,使产业链加速走向成熟。
然而,行业前景仍面临考验:一是国内厂商技术实力相对落后,二是行业标准缺位导致市场竞争无序。
技术短板
就短期来看,国内市场相对分散,国际厂商难于充分满足本土需求,加上政府支持和性价比优势,国内的视频监控类公司还是极具增长性。但长期来看,视频监控上市公司缺乏核心技术优势将成其短板。
最早提出“大安防”战略的国内第二大DVR(数字硬盘录像机)制造商大华股份,5月份以来股价涨幅已达70%。侯利认为:“大华股份DVR新品热销带动毛利提升,前端产品逐步丰富,向综合性安防公司转变等因素都将带来整体业绩长期增长。”
在安防产品制造商与用户之间,安防系统集成商正在成为两者中的左右逢源的角色,其逐步走上产业前台符合产业的发展规律与市场的需要。这真的就符合国内目前安防行业的现状了么?
不过,面对国际化安防公司以及正在强势入局的电信IT巨头在系统集成领域的勃勃雄心,中国安防技术有限公司(CSST)董事会主席涂国身表示:“国内志在‘大安防’概念的视频监控企业既无核心技术,又缺乏充足的资本和并购的能力,弱市中的前景不能不让人担忧。”
今年五月市值高达346亿元的浙江上市公司海康威视,在国内安防视频监控产品市场占有率为8%,位列第一,所生产的DVR和卡板占据了国内40%的份额。不过,一位长期使用海康DVR的金融用户对记者表示:“海康的价格适中,功能均衡,但整体画面较灰暗,不乏瑕疵。
在芯片制造方面,作为10多年专注于提供芯片的国内领先半导体的华为海思,每年在产品研发方面的资金投入超过两千万美元,有专业设计人员300多名,但在监控摄像机芯片研发方面仍缺乏国际竞争力。
同样生产DVR的大立科技预计今年每股收益0.6元。我国民用红外热像仪市场进入成长期,已具备高增长潜力,而军用领域正处于快速成长期,即将展开爆发式增长。但仍然存在技术缺乏核心优势,业务过于单一,研发后劲不足等劣势。
标准缺位
事实上,国际安防产业链核心已由上游芯片及摄像技术厂商转移到中下游安防系统集成商。而国内产业核心环节仍停留在缺乏核心技术的DVR上。产业结构错位也为未来借势上扬后的回落埋下隐患。
只是,国内长期以来的标准缺位更是制约了视频监控行业的良性发展。中科院自动化研究所陈龙教授在接受《投资者报》采访时指出:“网络视频监控一般包括前端、传输和后台存储管理等三部分,各个部分的产品和应用应该有统一的标准和规范。但由于历史原因,目前还没有。”
索尼中国市场科产品经理文军也表示,“现在基本是各厂家自己做,复杂监控业做到全兼容并非易事,标准冲突在所难免”。
另外,传统的模拟视频监控和基于IP的数字网络视频监控混搭并存,由于我国实际还处在视频监控初期,应用层面既无经验又无章法,地方单位和厂商以技术热、设备热仓促建置,缺乏长期规划。
深圳市佳信电子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强估算,国内使用网络视频监控设备及软件项目不到监控类项目的10%,传统视频监控仍是主流。有专家担心,应用滞后的网络视频监控会成大浪费浪潮的开始。
从目前来看,以视频监控为代表的安防行业凭借其技术及政策优势获得巨大的想象空间。但在想象力的背后,相关上市公司面临的挑战并不轻松。它们需要行业统一的技术标准,自身先进的技术研发能力,国内外市场的推动以及出色的行业整合手腕才能引领产业跟上国际顶尖的节奏,视频监控也才能监控自己的未来。
来源:投资者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