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神灯安全防范工程,是利用我国自行研制的高科技“三维声敏预警复合系统”,从技术上实现了对田野不可移动文物的监控和保护,从舆论上也达到了对犯罪分子的震慑作用,有效地保护了草原和田野上的不可移动文物。
2010年10月12~15日,根据国家文物局“十二五”规划对“草原神灯”安全防范工程建设的要求,国家及自治区文物局组成专家组莅临呼伦贝尔市,对嘎仙洞遗址、黑山头古城遗址、扎赉诺尔鲜卑古墓群遗址3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实施“草原神灯”安全防范工程进行前期勘察评估,经过科学、严谨的测量和调查,取得了较为翔实的第一手资料,为后期安装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国家及自治区文物局专家组还对3处文物遗址保护工作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相关阅读:
高科技保护珍贵文物 “草原神灯”显神威
近日,内蒙古自治区博物院引进高科技的博物馆藏品3D激光扫描设备,对馆藏的吐尔基山辽代古墓及出土文物进行了扫描拍照,建立了数字化的文物藏品系列。
内蒙古文化厅文物处处长王大方说,内蒙古在全国率先运用博物馆藏品3D激光扫描技术,其核心的理念就是将三维技术应用到文物摄影上,对文物进行真实完整地扫描拍照,把文物本体的各种数据全面系统地用信息储存的方法永久保存下来。
王大方说:“这项技术提高了文物的安全度,简化文物的搬动量,扩展研究人员研究面,也更加贴近了老百姓,在播放数字文物的时候,使观众增加兴趣。”
研究显示,这项技术还可以运用搜集到的信息,对文物本体进行“病害分析”和“技术分析”。由于其广泛的摄取量,这种技术也可以对文物大遗址及古代建筑的内外情况进行分析。同时,还可以开发精美的文化产品,按照文物的信息制成模型或礼品,特别是可以制造出极为高、精的文物仿制品。
同在内蒙古,经常受到盗墓贼困扰的辽代陈国公主墓,自从安装了一种被称作“草原神灯”的高科技报警监控设备后,再没发生被盗掘的问题。
为打击盗墓贼,文物部门和公安机关想了不少办法。但由于古代陵墓大多处于田野之中,特别是在内蒙古,地域辽阔,古墓葬多数分布在草原山区,通讯和交通困难,缺乏人力物力,监管难度较大,古墓被盗的案件时有发生。
为防止和吓阻盗墓贼,从2006年开始,内蒙古自治区文物局通过与科研部门合作,尝试运用高科技的监控报警设备保护古墓等田野文物,开发出一种被称作“草原神灯”的“文物安全防范工程”项目。
项目开发成功后首先在陈国公主墓进行了试点实验。当时,国家、自治区投资50万元,在监控目标周围多处布设田野文物监视、识别和报警装置,并与当地公安部门联网。一旦监控目标附近出现异常情况,监控装置就会自动向监控站和公安部门报警。整套装置的有效保护监控面积可达数平方公里。
由于实验效果良好,从2007年开始,内蒙古文物保护部门又陆续在耶律羽之墓群、乌兰察布市四子王旗元代城卜子古城与古墓群等处安装了“草原神灯”。近3年来陈国公主墓再未发生被盗掘事件,城卜子古墓群一度严重的盗掘问题也得到有效遏制。
王大方说,相关专家认为内蒙古的这些做法值得全国推广。(来源:慧聪安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