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运通卡的财富神话正在中国内地掀起拷贝狂潮。这种嵌有RFID技术(俗称“物联网”)的智能卡也被誉为“下一个万亿级的新兴业务”。于是,名目繁杂的旅游一卡通、倾城卡之类的通用电子打折卡、信用卡等追随者异军突起。
但随之而来的,并不都是鲜花和掌声。有调查数据显示,目前我国信用卡激活率低于40%。其他发行优惠卡的旅游机构也都承认“使用率偏低”。
凡此种种似乎没有引起人们太多的警觉。近日,广州又有一家IT出身的民营企业“驿行通”全新推出“标签型打折智能卡”,中国电信发行的“翼机通”也在猛打广告,还有瞄上中国大陆市场的运通卡、八达通等等,大盘走势依旧火红。这一切,是机会还是陷阱?
智能卡搭上“物联网”快车
现在,每一处城市生活角落都被创业者圈出一个“智能卡”的造梦天地。目前香港95%的成年人都拥有“八达通卡”,每日通过“八达通卡”进行的交易超过1000万次。而此前有调查数据显示,中国已有超过170个城市发出1.5亿张城市智能卡,交易次数已达到4.6万亿次。
在这里头,被资本看客相中的“智能卡”,“其实是特指嵌入RFID技术(射频技术)的卡片。”广州合晟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包小平告诉记者,RFID技术通常被人称为“物联网”,表面看是卡类营销大战,实际上各方资本抢搭“物联网”财富快车。
遗憾的是,中国至今没能诞生出美国运通卡、香港八达通这样的成功案例。“譬如粤通卡,运营商也曾雄心勃勃设计出吃、住、行、购、娱一卡通,把公路收费、景区、酒店、商超等等一网打尽,但这个庞大的‘物联网’计划,因诸侯割据、各方势力各自为政等种种原因,难以落地。”资深旅游策划人王剑告诉记者,目前光是在广东市场浮现的旅游类智能卡,就有国民旅游休闲卡、粤通卡、江门旅游优惠一卡通、广佛肇旅游一卡通、自游通卡、天下卡等十几种。
信用卡业盈利难的说法甚嚣尘上,而旅行社等发卡机构也纷纷跳出来承认,“(中国智能卡)使用率偏低。”“在商品供给过剩的年代,提供简单的优惠折扣信息和服务,并不能给产业和客户带来新的价值。”中国研成控股董事局主席、商业模式设计师姚研成对笔者称。
打造另类“手机刷卡”模式
在这一方面,最近在广州市场新鲜亮相的“驿行通”、“翼机通”等等,都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手机轻轻一刷,就能够打卡享受消费折扣。钱包里不用再装那么多卡了。”这就是广州合晟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包小平创办的“驿行通”运营模式。
在包小平看来,常规智能卡“先充值后消费,先填表再发卡”的办卡模式,大大限制了消费者的“刷卡”体验。为了突破这种局限,“驿行通”开发了集合商家打折信息的“智能标签”,可以方便嵌在手机外壳或钱包上,并以“二元”象征价对消费者出售。这种模式并不难被复制。但在低价铺应用工具背后,必须有强大技术力量的支撑。
要知道,“商家放弃了‘年费’这一块的利润,则意味着要从别的业务创造营收。”按照业内人士黄承的解释,虽然消费者按折扣价付款,但商家却要给发卡机构“回扣”。这份收入的延展性在于赋予“智能卡”新内涵。
更直观地说,诸如驿行通、翼机通等产品,“以后都可以让消费者在家里自助挑选电影院的座位,挑选酒店、餐厅的房间号等等。”包小平说,物联网的核心在于,弱化人与人的沟通,强化物与物的联结———这或许才是智能卡的商机所在。(来源:南方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