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大行业分类指标组合数量经济监控模型,是按照企业一级行业进行分类,运用财务指标、财务分析指标,筛选具有明确核查重点的监控指标,根据行业特点和区域经济需求,进行部分指标组合监控的模型。它的主要特点是围绕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中的一级行业建立模型,以财务指标、财务分析指标作为监控指标,运用众数、离差值等统计知识来确定指标值和对应的警戒区间值,并根据行业特点,按照税收管理的要求,选择具有一定关联关系的指标进行组合监控。创建大行业分类指标组合数量经济监控模型,通过对CTAIS征管系统中的财务报表和增值税申报表采集数据进行分析,建立以财务指标为基础的大行业数量经济监控模型,无需额外增加数据采集,简化了行业建模的过程,减轻了行业建模的负担,充分提高了税务机关对现存CTAIS数据的深度应用,提高了信息管税的水平。
运用分类指标组合
进行税源监控
在实际操作中,主要依托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增值税申报表等CTAIS现有的财务指标数据,把财务指标分为“物流核查分析”指标、“资金流核查分析”指标、“政策性核查分析”指标3类进行组合成监控模型,并通过对指标变化规律及相关趋势分析,确定一定时期的指标监控值。在此基础上,根据行业实际情况,灵活运用两个以上分类指标组合进行异常税源监控。
经过行业税源动态分析监控系统分析,根据系统中指标疑点数量和组合分值筛选疑点企业,确定核查重点方向,有针对性地核查企业存货、预收账款余额、应收账款余额、所得税费用列支标准等容易核对检查的内容,保证了纳税评估的质量。
监控的大行业
从27个增加到34个
该模型的建立,进一步拓宽了行业建模思路,简化了行业建模的过程,并在实践应用中取得了明显的成效。2009年,该局通过“大行业数量经济监控模型”对27个大行业筛选了464户异常企业实施重点评估,评估补缴税款5177.15万元,调整应纳税所得额2201.56万元,加收滞纳金202.62万元,充分验证了该模型的可操作性和实效性。
2010年以来,萧山国税积极应用推广该监控模型,在原有的监控范围基础上进一步扩大了该模型的覆盖面。通过对全区行业结构和税源分布特点的细致分析,对未创建模型、分布企业较多、所占税源较大的行业进行分析调研后,新增7个监控行业,监控的大行业从27个增加到34个,使工业企业一般纳税人的税源监控面达到了99.05%。同时灵活运用监控模型,将商贸企业一般纳税人纳入税源监控范围,建立商贸零售业和商贸批发业两个大行业监控模型,监控商贸一般纳税人5034户,覆盖面达到100%,使监控企业税款占税收总收入的比率提高到92.51%,真正实现行业建模“双90%”目标。
来源:浙江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