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自身的生命安全越来越重视。“眼见为实”是一直亘古不变的原则,对于“安全”亦如此。“低碳经济”是社会的发展趋势,绿色食品是越来越多。但这些“绿色”真的“绿色”吗?食品安全“看不见”,“安全”也就没有公信力。 物联网种菜,让食品安全“看得见”!
物联网种菜,食品安全“看得见”
物联网正成为破解这种尴尬的“钥匙”。
正为无力证明自己蔬菜品质而苦恼的“农老板”张晓峰有点庆幸地说,现在搞生态农业,可谓生逢其时。无锡国家传感网创新示范区重点发展传感(物联)网技术创新型企业――无锡大来互动网络有限公司,于今年2月向其提供了全套物联网现代农业信息化解决方案,该平台传感节点部分由中国科学院物联网发展中心进行技术支撑。
通过现代传感技术及软件
信息技术,对有机蔬菜从来源、生产、检测体系及现代物流等环节进行全过程可视数字化管理,并为消费者提供全过程可视追溯查询平台。据无锡大来互动网络有限公司总经理钱建伟介绍:这一项目就是利用温湿度、气敏、光照、化学等多种传感器,对蔬菜生长过程进行全程监控和数据化管理,通过传感器节点实时感知生产过程中是否添加有机化学合成的肥料、农药、生长调节剂和饲料添加剂等物质;结合RFID电子标签对每批种苗来源、等级、培育场地以及在培育、生产、质检、运输等过程中具体实施人员等信息进行有效、可识别的实时数据存储和管理。“形象地说,就像大棚最难控制的温湿度以及二氧化碳浓度,有了传感网24小时看菜,一旦温度达到了临界线就会报警,这样就可以及时采取措施。”张晓峰算了一笔账:如果说现在1个技术人员只能管50亩地的话,那时就可以管理150至200亩地;此外,像现在农庄招的都是五六十岁的种植工人,招不到年轻人,物联网则让大面积机械化成为可能,那么劳动力缺乏就迎刃而解;此外,由于用料等精确度提高,从生产成本角度分析,每亩地光有机肥及人工使用成本就可下降40%左右,产量可增加30%左右,这样就会降低成本,最终让有机蔬菜走向平民化。
这种标准化的管理,终于让安全和品质不仅看得见,而且有了公信力。有了物联网后,数据靠传感器24小时不间断地收集、分析,不仅经营者,消费者也可以自己“看菜”。团体客户可通过年卡号、普通消费者可通过蔬菜上的条形码进入网络,可视化查询并追溯自己所购买的蔬菜在种植过程中各个节点的真实数据指标。
物联网“农田”可以像超市一样连锁
张晓峰真的只是要种蔬菜吗?“这3000万,大部分是过去10年创业的积累。”民营企业家――张晓峰如此解释自己种地的资本来源。
仅仅为了1000亩的物联网试验田,而“当”出所有身家,显然不是精明商人的作为。他看中的是生态农业和物联网产业化的商用前景。“对农业企业来讲,物联网种田一旦试验成功,让物联网和农业链产业化都成为可能,便于在不同地域开辟新的基地,便于从蔬菜延伸到其它农产品,通过物联网远在千里仍可清楚看到生产过程,从而让“农田”也能像超市一样连锁。
张晓峰已着手开始为这种商用准备着。去年底,他牵头组织200多户农民成立了专业合作社,当时签约时是松散型的;两年内他打算开展紧密型合作,将专业社2500多亩田地都扩展成为物联网田地,最终的模式,以物联网技术为载体,不用自建基地而是整合资源开展规模化生产。事实上,无锡这边物联网试验田刚刚启动,已受到全国同行的注目,山东寿光等一些蔬菜生产基地已表达了意向,实验田成功后,将大规模嫁接这一模式到寿光。
对于风险,张晓峰坦言:物联网是新兴产业,有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不会一下子成功,但只要大方向是对的,早晚会成功;只有抢占先机,抢先一步展示出物联网试验田的成功模式,才能步步领先,最终实现生态农业的产业化。
寄语:新科技让我们看到了希望,物联网技术的应用,最终可以让不用农药、不施肥的蔬菜重回餐桌。50年前的原生态的蔬菜有望回归。